孩子即将步入中学,如何选择学校——私校还是公校,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体系,都是很多家长和学生在这个阶段要面临的问题。
而择校和课程体系紧密相关,因为不同的学校提供不同的高中课程。
比如在澳大利亚,不同州都有各自的本土高中课程体系并颁发相应的高中毕业证书,如下所示:
维州(VIC):维多利亚州高中毕业证书(VCE)(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新州(NSW):高中毕业证书(HSC)(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
首都地区(ACT):ACT12年级证书(ACT Year 12 Certificate)
北部地区(NT):北部地区教育证书(NTCE)(Northern territory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昆州(QLD):高中毕业证书(QCE)(Senior Certificate)
南澳(SA):南澳大利亚州高中毕业证书(SACE)(South Austral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塔州(TAS):塔斯马尼亚州高中毕业证书(TCE)(Tasman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西澳(WA):西澳大利亚州高中毕业证书(WACE)(W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想要拿到毕业证书,需要达成相应的要求。
比如新州HSC和维州VCE课程的唯一必修课就是英语。
昆州QCE则对英语和数学都做必修要求等等。
澳洲部分私立中学会在教育部的最低要求之上,对必修课还有额外规定,有的对数学课程要求颇高,有的要求必须修一门文学,又或者添加一门宗教课程。在必修课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各州的毕业要求,自行选择其他课程,逐级而上。
除了本土课程体系之外,
澳洲不少学校还会提供IB国际文凭课程。
IB学生必须学习艺术、科学、人文、数学、英语和一门外语。
大部分课程分高等级(HL)和标准等级(SL)两个类别,少数课程只设标准等级。学生需从每个课程组中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至少三门主课必须要选择高等级(HL/Higher Level)的,三门副课可选标准等级的课程。学生们必须表现出更强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技能。
这些课程倾向于强调开放式问题和解决问题技巧的使用,授课时长为240小时,而其余课程则采用“标准水平”,授课时长为150小时。
学生还需要完成一个100小时的关于知识理论的主题,并就他们选择的主题写一篇4000字的长篇论文。
最后,他们必须参与创造性的、体育方面和服务性的活动,类似于Duke of Edinburgh Award Scheme的要求。
但不管选择哪种课程,如果报考澳大利亚各地的大学,最终都需要把高中成绩折算成全澳统一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学排名(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简称ATAR)。各大学及高等教育院校以该排名为依据,进行新生录取。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课程的选择不但直接影响了12年级课程的学习及最终成绩,还影响着大学专业的选择范围。
尤其是在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时,一定要事先看好想去的专业有没有Prerequisite。因为澳洲不少大学专业会要求申请人在高中阶段必须通过某一门或者几门科目,甚至还有科目分数要求。
如果大学专业尚不明确,那么尽量在选课上留足空间,让自己在申请大学本科的时候选择多一些。
所以,虽然澳洲的小学阶段一直崇尚的就是快乐教育,没有学习压力,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享受快乐童年。然而步入初中阶段,很多包括华人家长在的父母们都已经开始未雨绸缪,考虑孩子的学业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中的择校和选择课程体系对于孩子未来的升学和专业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相对于本土家长,许多华人家长虽然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苦于没有相关信息而无从着手,经常会盲目跟风,步入各种误区。
如果盲目推娃学习,强行选择看起来“高大上”的课程,反而降低了孩子进入好大学的机率,甚至会让孩子丧失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