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期选课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想要学习专业性强较难的课程又要保住GPA,确实很难,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很多同学,会选择五门到六门一点水分都挤不出来的课。感觉每一个学分都是用生命在死磕。所以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六门专业难课的任务繁重,很难平衡和兼顾。很多同学都是多门课程完全崩溃,GPA直接降低至2.0!
我们首先从选课说起。理想的选课应该由选修的“水课”,部分较难的必修课组成。这样,可以用水课来carry自己的GPA,选择简单课程的初衷是为了刷高gpa,不会课表里面全是较难专业课同时又不会虚度光阴。几门难度较高的必修课程则是高中必备的课程。
有的同学会觉得选修课是浪费时间,因为和自己未来想申请的专业不相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课表被较难的物理化学美国历史等中国学生觉得较难的高阶课程占满,除非你非常优秀,不然学起来真的非常吃力,会有一个相对低的GPA,反而会影响到未来大学的申请。
我们建议:在学得很吃力的情况下,如果可以,那些较难的高阶课程可以不选或是稍后等高三再去选择,不然挣扎着学某门课程不仅会浪费你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到最后还可能会发现自己做的是无用功。友情提醒大家不要为了面子而死撑着一门课,自己的GPA最重要。
02时间安排
建议你的时间应该是周内学习,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上课积极互动,课业查缺补漏,按时提交。学校的课业小到每次老师布置的打分作业,大到期中、期末的学科考试,每一次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达标,争取拿A;
周末做简单的复习,补觉,参加其他课题活动、参加party等。可以是和studygroup的朋友一起去健身,喝咖啡,也可以是去一个workshop,聊天结交新朋友。
03利用学校老师、学长等资源
首先说说如何利用学校资源。
鸡毛蒜皮的事情就不要在office hour去找学校任课老师了。浪费时间还会让对方觉得无语(尤其注意不要问syllabus上或者课堂笔记/习题中可以找到的东西)。
比起发邮件给学校任课老师,我们更倾向于约个会议。面对面交流的效率是更高的,而且任课老师每天要处理的邮件很多,不一定能做到及时回复。给任课老师写邮件的时候请尽量简洁明了写出你的困惑或者要求,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未读邮件很多,太过冗长的邮件很容易让对方没有耐心读下去。开头用Mr xxx并且加一句简短的问候语即可。
TA一般都是这门课的学哥学姐,他们和大家存在的代沟其实是很小的,所以不要因为他们是TA就觉得他们高冷到不能接近,他们可能也遇到过现在的你遇到的问题,所以多尝试沟通,交朋友。
还有就是advisor,一个类似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存在。大家可以和advisor聊人生/聊理想,可以寻求选课建议,可以一起讨论如何规划下学期的课程。advisor一般对课程问题或是生活问题的熟悉度比较高,不如直接找advisor问,让他来为你提建议。advisor的任务就是要确保你能顺利毕业,帮助你规划高中的学习生活。
总体说来,只要你的自控力足够,又有了以上几点的经验,应该就能handle高中的课程GPA啦!